联系人:彭志刚
手机:137-3386-9191
QQ:250646981
电话:0371-56608819
地址: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椿路9号(450001)
一、项目背景与政策驱动
随着国家大力推动“工业互联网+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油库作为石油产业链的关键节点,正逐步迈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。工控系统作为油库自动化生产的神经中枢,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生产稳定性与国家能源安全。然而,当前油库网络安全形势依旧严峻:生产与管理网络边界模糊,终端设备安全防护不足,安全运维效率低,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,缺乏统一的集中安全监管能力。
为此,盈嘉基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(GB/T 22239-2019)》以及中国石化318号文等政策标准,推出油库物联网安全接入系统,构建纵深防御、智能管控、全面覆盖的工控安全体系,全面提升油库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,助力实现油库生产安全、数据安全与运维安全的多重保障。
二、安全现状问题分析
网络边界隔离不清,病毒和攻击易跨网传播;
工控设备老旧、操作系统补丁不及时、安全软件缺失;
数据访问无审计机制,难以回溯异常操作;
第三方运维活动不可控,缺乏集中身份认证与操作行为监管;
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,缺乏制度、组织与培训支撑。
三、系统总体建设目标
盈嘉系统设计以“一个中心,三重防护”为核心:
建设一个安全管理中心,实现对网络流量、资产、日志、行为等全面集中管理;
构建三大防护体系:
安全计算环境(终端与主机防护)
安全通信网络(防火墙、网闸、VPN)
安全区域边界(分区分域、安全域控制)
构建技术与管理双闭环,提升油库安全事件的发现、预警、响应、处置与溯源能力。
四、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
(一)网络安全防护体系
纵向隔离:办公网与生产网部署工业防火墙,实施白名单访问控制;
横向分区:根据业务模块划分多个安全域,配置多业务口防火墙阻断安全域间传播;
工业网闸部署:实现关键系统单向通信隔离,如阀门联动系统、付油系统等;
入侵检测与工控审计:监控异常行为、误操作、非法指令及病毒传播等威胁事件。
(二)终端安全防护体系
部署跨平台终端安全客户端(支持Win/Linux/国产操作系统),实现:
系统漏洞扫描、补丁修复;
白/黑名单执行控制;
违规外联检测与阻断;
文件审计与外设管控;
安全告警与远程响应。
(三)数据安全与数据库审计
在总部平台部署数据库审计系统,支持:
数据访问行为全过程记录与合规分析;
数据加密协议识别与双向审计;
自定义安全访问基线设定与偏离告警;
支持事件回放与攻击取证。
(四)综合安全管理平台
盈嘉工业安全管理平台统一接入:
工业防火墙、入侵检测、工控审计、网闸、堡垒机、终端客户端;
实现策略集中下发、日志统一分析、状态实时监控;
提供用户行为画像、攻击路径分析、资产威胁评分、事件闭环处置能力。
五、安全运营闭环设计
盈嘉油库信息安全服务平台构建“8+1+4”安全运营体系:
8大安全引擎:流量分析、威胁识别、行为感知、日志审计等;
1个大数据中心:支撑威胁模型、行为基线、AI建模、深度分析;
4大业务模块:安全监测、安全分析、安全运营、资产管理。
系统具备以下关键能力:
资产动态识别与指纹建模;
异常行为实时分析与AI识别;
横向攻击链追踪与风险预警;
安全事件工单流转与闭环处置。
六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
制定制度:覆盖网络建设、运维管理、数据保护、应急响应等方面;
组织架构:建立专职安全委员会,设立专岗(安全管理员、系统管理员等);
人员培训: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培训与实操演练;
运维管理:通过堡垒机与综合日志平台实现运维行为可控、可管、可查。
七、实施路径与分阶段部署
第一步:试点部署于重点油库,构建“可复制、可推广”的样板系统;
第二步:逐步向全网推广,打通管理平台与各子系统接口,实现统一运维;
第三步:对接集团平台,接入省级、总部级工控安全态势感知系统。
八、方案创新亮点
采用Storm流式拓扑架构,实现毫秒级实时分析;
引入AI+机器学习建模,实现自学习式异常识别与行为预测;
工业协议深度解析,全面兼容Modbus、OPC、S7等主流国产/国际工控协议;
多维画像与攻击路径还原,实现全链路威胁可视化追踪与自动处置。
九、总结
盈嘉油库物联网安全接入系统方案,不仅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趋势,更结合油库场景需求量身打造,覆盖从安全策略制定、架构设计、技术实现到运营管理的完整闭环。通过构建“纵深防御、协同联动、智能感知”的综合工控安全体系,盈嘉致力于帮助油库企业实现安全可控、风险可管、事件可溯、运营高效的数字化安全目标,筑牢能源流通的“防火墙”。
声明部分信息来自网络